更新时间:2021-10-18 23:21:01点击:109
在数字化技术手段下,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是可行的、可控的,监管也更加准确,因而得到规范。
2021年首次发表在《当代金融家》杂志第9号上。 作者姚谦,现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督局局长。 原标题:科技局姚谦:区块链技术与新金融基础设施改革
区块链技术在2009年掀起了全球数字货币浪潮,但其对金融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字货币领域。 从根本上说,创造了新的价值登记和交换技术。 这是继账面技术电子化之后的一大飞跃。 如果说证券无纸化和电子化业务处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一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那么证券数字化和分散化业务处理可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二次金融基础设施革命。
1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无纸化、电子化证券的发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可验证的股票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06年9月9日发行。 印刷在纸上,包括投资者名单、发行人、金额等信息和相关人员的签名。 这是股东权益合同。
纸质证券的缺点是,证券的交付需要纸质移动,涉及印刷、保管、运输、交付、密封、背书等一系列操作。 该方法步骤多、工艺长、效率低。 随着证券交易量的迅速增加,纸质证券结算越来越不足。 最后,证券史上的纸危机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末。 1968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均交易量为1600万股,是1950年200万股的8倍。 由于结算过程缓慢,大量订单未能及时交货。 纽约证券交易所必须缩短每天的交易时间,每周三关闭一天,处理积压的纸质文件。
为了解决纸面操作危机,欧美证券业建立了中央证券库(CSD )系统和证券名义持有系统,通过多级第三方记账实现了纸面证券的非移动交付,大大提高了证券交割的效率。 但是,证券仍然主要是纸面证券,与纸面证券相关的成本、风险、效率依然存在。
到20世纪80年代末,计算机存储和通信成本明显下降,证券无纸化成为可能。 证券发行以来,电子账本和记录可以取代纸质凭证,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可以采用高效的电子处理。 1989年,澳大利亚进行了无纸化证券改革。 1992年、1995年、2001年,英国相继颁布了3部无纸化证券法,并实施了无纸化证券改革。 其他国家有芬兰、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资本市场时,实现了全面的无纸化证券,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革命”
在原有的金融基础设施框架下,中央证券登记处(CSD )、证券结算系统) SSS )、中央对方) CCP )、支付系统) PS )所提供的证券登记、清算、结算功能均采用第三方记账的形式,CSD、SSS、
在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基础架构框架中,钱包地址代替了账户。 客户不需要在特定的中央机关开设账户。 它们的私钥在本地生成,从那里派生公钥,然后转换钱包地址。 这相当于开设他们自己的账户。 这是主要的区别。 其次,分散分类帐代替中央分类帐。 所有客户都有账本。 我们一起分享账本信息。 账簿就像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一样,是公开、透明、可追溯的。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记账,成为记账员。 第三,在价值形式上,没有用取现力(utxo )代替账户余额。 也就是说,这不是第三方账户记录的数量,而是公众达成一致后的价值主张。 最后,在解决价值转移的“双花”问题时,共识算法取代了第三方的背书。 采用经济激励兼容性设计,无可信中介解决造假问题。
在纸媒时代,证券的形式是纸的证书,在据此制作“文字”的电子时代,证券是无纸化的,在基于“第三方电子簿记”的数字时代,证券的形式是基于“数字”的可靠数字证书,是“数字证券” 它不依赖于第三者。 数字证券的分布式账本本身就是CSD和SSS。 自然的事务报告库(TR )和PS。 除了证券登记和结算外,还可以应用智能合约技术用数字证券分布式账本对当前的证券交易和CCP业务逻辑进行编码,可以通过算法实现,对链条双方直接进行分布式资产交易和集中清算。 这是集成证券交易、CSD、SSS、PS、CCP和tr的新的金融基础设施。
目前,很难判断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是否必须比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具有更多的优势。 至少在性能方面是这样。 但是,不可否认,它提供了与中央模式完全不同的金融基础设施技术方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优越性是显着的。
例如,系统的攻击性和鲁棒性。 如果节点被禁用,只要共识算法所需的节点能够运行,区块链系统的可用性就不会受到影响。 确保可以恢复节点,而不考虑系统停机时间。 区块链系统比中央服务器的单点故障风险更有优势。 近年来,由于黑客攻击和技术障碍,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交易系统有时发生故障,最糟糕的情况是,2020年8月新西兰证券交易所有5家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完全开放的比特币网络系统没有因网络攻击而停止,而是稳定的。
另一个例子是这个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不仅封闭,而且分割、以邻居为中心,信息交流效率低,成本高。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不受传统账户体系和封闭网络的约束,具有更强的金融包容性。 连接到同一网络内的各个方面,可以整合各种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具有统一性、无缝性、普遍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零售、跨境、异地等细分度高,在痛点明显的场景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三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构想
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在证券行业受到广泛关注。 例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计划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取代现有的电子结算系统。 瑞士证券交易所提议设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交易所(six digital exchange,SDX )。 美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DTCC )对基于区块链的证券回购交易进行了后处理测试。 德国的国家区块链战略建议从数字债券开始,以促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券发行和交易。 但是,区块链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和探索,与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数字货币浪潮相比显得有些冷淡。
在证券行业,应该说基于区块链的新金融基础设施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应该怎么做呢? 如何设计不同证券品种的技术方案? 如何执行适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 关键点在哪里? 如何在特定场景中发挥区块链技术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将不复存在吗? 新角色是什么? 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的风险是什么? 如何监督他们? 这些问题还不清楚。 因此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来指导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实践探索本部分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见图1 )。
日本电信公司帐簿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的价值登记和交易技术,最有可能首先应用于证券登记结算领域。 即维持证券交易和清算程序不变,前端由证券交易所处理,中央对方(CCP )负责清算,后端基于区块链的证券登记和结算系统“以下简称“dlt csd”。 这是一个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相对于现有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模式基本没有变化。 Dlt csd账本至少可以包括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投资者、中央银行、证券监管机构8种节点。 虽然拥有和以往的CSD一样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但是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证券存款和证券账户
证券持有人持有的所有证券在上市交易时必须存入CSD。 在传统的CSD模式中,CSD为每个投资者开设账户。 证券入账后,投资者持有的证券权益反映在CSD分类账上的账户结余中。 在dlt csd模式下,传统证券账户成为钱包地址,证券成为相应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上的加密数字资产。 加密的数字资产指向投资者的钱包地址,只能打开投资者的私钥。 秘密密钥是非常秘密的。 公钥由椭圆曲线算法本地导出,散列两次。 然后,对数据编码进行整合,生成较长的数字,即钱包地址。
证券登记结算
证券登记是指对证券持有情况进行认定,如初始登记、变更登记,也就是证券结算、注销登记等。 我们先来谈谈注册变更。 以往的CSD以账户余额增减的形式记录证券的所有权和变动情况。 在dlt csd总账中,数字流通是价值的流通。 数字证券直接点对点移动,不需要依赖第三方中介机构。 具体流程为:付款人首先获取收款人钱包的地址和公钥,用对方的公钥加密证券转账短信,然后用自己的私钥签名进行全网广播。 整个互联网收到证券转账信息后,共识会验证证券转账消息从哪个地址发送,想汇到哪个钱包地址。 最后,证券受益人使用钱包地址的私钥解锁证券转账消息,获取证券。
对于初次登记和撤销登记,为了确保公开发行、证券登记等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实,dlt csd可以采用双重签名机制。 也就是说,证券发行人只有在证券发行人、证券监管机构和公证人签署后,才能开始初始登记并取消登记。 交易转让或非交易转让进行的变更登记,不得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公证人签名。
集中交易转账不改变现有交易后的结算业务链。 CCP在结算交易订单后,将其发送至dlt csd分类账,结算参与者签字确认,并将证券转让指令提交给dlt csd分类账进行变更登记。 在dlt csd系统和PS系统之间,通过债券支付结算机制实现证券结算和资金结算的原子性和终结性。
公司的服务
传统的CSD为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证券持有人名单查询、股权分配、在线投票服务等,这些服务可以在dlt CSD环境下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证券发行人作为分类账节点,与自动获取证券持有人名单的初始登记一样,证券发行人通过双重签名机制分配股利等权益的分布式账户本身就是一个投票系统,因此在线投票可以直接在dlt csd账本上进行。
4后述
数字技术使得基于区块链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更具可行性和可控性,监管更为准确,从而实现了标准化。 由于区块链账本难以伪造和篡改,易于追溯和鉴定,因此是透明的。 使金融服务更加自由、开放、动态,基于可靠的技术,具有弹性和韧性。 因此,是新的金融基础设施,符合“标准化、透明、开放性、活力和弹性”五个标准。 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