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30 22:45:01点击:104
第二个比特币ETF在美国上市,孙宇晨纳斯达克“敲钟”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
据报道,10月21日,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通过推特发表了人生中第一个“敲钟”的消息。 其最大战略股东美国加密投资基金Valkyrie Investments在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比特币ETF专柜胜出,并获得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 )批准,获得美国首个比特币ETF上市牌照。
众所周知,我国明令禁止假币交易,但对区块链技术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2019年,相关部门强调“加快发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 今年年初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表明,以联盟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在民生、政务、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应该说各种虚拟货币的价值来源于区块链的许多特性。 例如,中心化、对追加的第三方管理机构和硬件设施的依赖、没有中心管制,各节点实现了信息的自我验证、分发、管理。
例如,安全性。 除非能够控制所有数据节点的51%,否则不能随意操作网络数据的更改。 这样可以使区块链本身相对安全,避免主观和人为的数据更改。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共享数据库,形象一点说就像虚拟货币的账本。 虚拟货币是区块链技术末端的符号。 传统意义上,比特币、莱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只是工作量的证明,所以人们认为区块链是书,比特币是末。
区块链就像一棵树,虚构的货币只是树叶。 只是这个叶子可以移动到所有的树枝上,所有的树枝都知道叶子的过去。
未来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活跃在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数字版权、保险公益等各个领域。
充满争议的孙晨宇属于中国区块链技术圈第一个起步的刻度盘。
孙晨的名声,主要是2019年他以3000万(456.8万美元(约3154万元人民币) )拍摄了“股东”巴菲特20周年慈善午餐,引发媒体热议,引发公众视野。
普遍关心的是,一个90后,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闲钱请股东吃饭?
在“快鱼吃慢鱼”流行的新技术路线上,孙晨宇选择的区块链可以说走在了风气的前列。 在2014年,他担任旧金山数字支付公司Ripple 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网络,降低了各种货币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间。
2017年,他创立了区块链项目——博农TRON。 2020年博农TRON成为世界三大公共链条中唯一的华人公共链条。 博农集团的业务跨越区块链研发、金融清算、支付、稳定货币、交易所,以文件传输为中心,以存储为中心,以金融为中心,集团整体市值突破100亿美元,用户总量突破10亿,
这次“敲钟”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经济参考报转载的文章中,此次上市被批准上市钟——美国比特币ETF,标志着加密基金拥抱监管和合规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众所周知,美国投资市场起步较早,作为机构投资市场的龙头,美国ETF基金规模超过全球八成,但美国市场此前尚未批准加密资产ETF上市,目前的主要投资渠道有各类信托产品,以及17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始。 但是,存在不能在交易所挂牌,只能进行二级柜台交易的局限性。
2013年以后,已经有近20家知名基金公司(包括富达、方舟等) )相继向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SEC )提交了比特币ETF的上市申请。
在全球对虚拟货币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此次上市意味着金融机构有搭乘加密资产快车的意愿,而欧美监管层对加密货币行业打开了主流市场资金的大门。
应该说虚拟货币这个名字误导了很多投资者,作为货币和资产没有信用背书,至少在现阶段连广泛的共识圈的基础都没有。 应该说现在所谓的虚拟货币是互联网上许多具有优势的计量单位在这项技术的未来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正是这些应用场景为假币提供了信用背书,或者价值。
所以这次的钟声,为未来整个行业的健康和秩序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