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1 18:27:01点击:93
原标题: 《Web3:跨越Web2的社会陷阱》
Facebook将母公司改名为荟,可能是上周最“兴奋”的新闻。
元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扎克伯格领导的Facebook将大举进军元宇宙,但很多人揶揄元可能意味着“Manipulate Everyone Through Ads”。
众所周知,Facebook的盈利模式是两个字母。 广告,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 如果公司的终极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那么Manipulate Everyone Through Ads的讽刺也不难理解。 在元宇宙中利用更沉浸式的广告会深刻影响用户的消费等行为。
现在的中心化公司已经收集到了用户的各类隐私信息和浏览使用习惯等,当各类公司将产品重复到原来的宇宙中时,用户产生的数据呈指数级上升,那时的用户真的成了公司随意获利的玩物。
本文来自Web3.0工具提供者Status。 本文详细介绍了Web2.0时代企业所犯下的罪证。 律动BlockBeats翻译了全文:
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谷歌、推特、快照、链接、Clubhouse平台上,有数亿用户的登录信息、消息和身份
你一定已经注意到——脸书准备向用户收费了。 WhatsApp更改了隐私政策,Clubhouse囤积数据,Reddit也在疯狂审查。
Web2时代的大实验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们掌握了所有必要的数据,web两家公司也掌握了他们能得到的所有个人数据。 从那里可以看到什么? ——
- -中央化的企业不会使用户利益最大化。
- -用户只不过是产品。
你的隐私早就被剥夺了。
你的发言将被平台审查。
你的数据不安全。
- -权威控制着你的数据和发言。
- -“受大家喜爱的开源化”不是真正的源代码。
--- -中心化阻碍了民主化进程。
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然后,是给Web2打句号的时候了。
中心化的Web2公司的动机与用户发生了冲突,泄露了大规模的隐私数据。 同时,这使得权威干扰的影响更加严重,数据安全保障困难,各项服务也无法自主发挥作用。
中心化的公司以盈利为目标本身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在提高利润的同时没有考虑到用户体验。
用户当然想要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中心化的公司当然也想赚钱。 有时这两种设想可以并存。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来增加用户基数。 但是,有时,Facebook并不兼容,它试图通过用你的个人数据赚钱,牺牲用户体验来从用户那里获得更高的利益。
更广泛地说,中心化公司要实现的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用户体验的最大化,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该公司一定会优先保证利润。
中心化公司迫切想获取你的个人数据。 这是因为如果你的数据落在他们手里,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合作,他们就可以用这些数据赚钱。 不仅如此,正如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证实的那样,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你销售产品,让你参加投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赚到比你更多的钱。
EFI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以组织和合同为中心的激励结构。 成为公共产品,每个服务的盈利模式和流程清晰透明,不会窃取用户数据进行销售。
这些服务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其创造者和用户的动机相同,而且其创造者本身也是用户,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边界。
Web3社交网络将胜过Web2。 因为不会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牺牲用户体验,也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
对外公开(或不那么公开)的权威经常说,为了保障你的人身安全,不可以拥有隐私。 要加密通信吗? 不法分子用这个。 毕竟,如果你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由于权威的干涉,想要保护用户隐私的公司不是自以为是的。 2020年11月,德国法院命令以保护隐私著称的电子邮件服务平台Tutanota监控账户,提交用该账户发送和接收的所有明文邮件。
Reddit也命令在几年内(2016-2017、2019-2020 )对账户进行实时监视,并报告该账户的通信元数据。 在Reddit、谷歌和脸书内部有关于如何有效提交搜查令和传票的指导方针。 Ancestry.com和23andme.com两个网站可以推断出你的DNA,即使你没有用过它们。
使用中心化的Web2服务就等于同意将你的个人信息交给权威。 因为如果权威或相关的Web2企业认为你犯了某些错误,马上就会传输隐私数据。 一旦你的数据被拿走了,你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最后他们就算意识到你错了,也已经没什么用了。 运气好的话,权威可能会把你的隐私数据还给你,但是在这之前有人看过这些数据,知道了你的行为方式、消费习惯、浏览记录,它已经藏在水里了。
印度权威强制Facebook、WhatsApp、Twitter审查所有想要审查的信息,记录能够识别用户发布该信息的元数据。 不仅如此,Reddit也已经以个人名义或为多个权威进行了长时间的审查。 所以,只要中心化继续,强制审查就永远不会结束。
Equifax曾经因为安全系统不完善被黑客控制,1亿6300多万人失去了隐私数据。 他们的姓名、生日、地址、社会保障号码、银行号码被盗,当时全美一半以上的成年人的隐私数据被泄露了。
2013年以来,Facebook至少发生了5起数据泄露事件。 泄露的内容包括密码(因为密码在2019年也以明文保存)、电话号码、姓名和生日。 2019年的那次流失事件波及到了5亿4000万的账户。 他解释说,脸书泄露的都是“旧数据”,不会就此次事件向用户提出任何建议。
雅虎称,他遭遇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 30亿用户的姓名、生日、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对秘密问题的回答以及密码哈希被泄露。
一家中心化金融公司,First American公司,曾丢失8亿8500万笔交易记录、社会保障号码、账户记录等数据。
万豪国际集团在连续多年的数据泄露事件中泄露了3亿多名客人的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护照号码和旅行记录。
2018年,3100多名谷歌员工要求公司停止为美国国防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项目服务。 他们主张谷歌“不应该协助开发战争技术”。 谷歌最终选择了妥协,没有续签项目合同。
但是,向往和平的谷歌员工们的努力很快就消失了,不到两年谷歌就和国防部签订了另一个项目合同。 这件事比其他讲述公司决策和员工意愿冲突的故事流传得更广,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意识到上司和经理做错了事情,但他不接受任何建议,你应该能理解现在中心化面临的困境。
在Web3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设计师,都可以参与Web3的建设。 而且,至少在现在,它发展得非常好。 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慎重行动,以免犯和中心化同样的错误。 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还不够。 还需要建立端到端加密通信,使用未托管的钱包和工具来防止Crypto领域的中心化,并使用反审查协议来抵抗权威的强大社区。 总之,必须继续建立健全的Web3相关基础设施。
去中心化的平台,不会把你当成产品来对待,提供更好的服务,安全性能也更有保障。 不仅如此,这种平台不易受到权威干扰,抵御系统性障碍的能力也很强,能够保护自主性、隐私性和言论自由。
Web3社交可以减轻参与的信任负担。 在这样的社交网络中,使用网络不需要泄露隐私数据。 也就是说你不再需要相信中心化的权威机构了。
ESO (或W3So )、IPFS、DAO、DeX's、DeFi )未来的许多Web3工具现在都可以保护数据、保护隐私、为自由而战。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