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以赛促教,各类区块链大赛成为高校和创_合约招商_数字货币代理_海外数字货币招商代理_数字货币招商_元宇宙代理加盟

数字货币代理_海外数字货币招商代理_数字货币招商_元宇宙代理加盟
数字货币平台火爆招募数字货币合约代理

观察 | 以赛促教,各类区块链大赛成为高校和创

更新时间:2021-11-16 17:18:01点击:99

data-v-3 f0f a3ab数据- v-5 f 989728原题: 《区块链大赛火热,成为技术与创意的练兵场》

好的区块链方案有多受欢迎? 全国各地举行的区块链比赛可能反映了这个问题。

一些原本知名度就很低的大学,通过区块链活动和比赛,成为了业界的“名校”。

在行业风向标的推动下,各地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甚至在读高中的学生们纷纷来到区块链比赛现场。 可追溯性、证据保存、供应链金融等概念从行业蔓延到学术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比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比赛过程呈现出双向选择的结果,多个优秀球队的名字出现在不同的比赛获奖名单上。 这样,自己的比赛如何才能获得好的项目,常常困扰着比赛的主办方。

以赛促教

2021年10月24日落下帷幕的四川省首届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会,共有50多所高校、100多位老师参加,参与规模超过2000人。

作为比赛的主办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也参加了这次比赛,获得了三个一等奖。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副院长武志学表示,为了公平起见,各门课程的同一所学校只能参加3支队伍的比赛,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对比赛热情很高,通过校内选拔后,只能决定哪个队伍参加比赛。

因为新冠灾祸,比赛开始的时候正好是假期。

武志学说,许多学生利用假期为比赛做准备。 和远程带队的老师一起收集资料,开发学习。

“我们学校有两个热情很高的人。 一个是我们的区块链产业学院,在技术课程上,大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内比赛。 另一个是文科类经营学部的学生,校内比赛时,他们也报了几十个队。 选拔的时候还是很激烈的,有些老师来查卷子反复确认结果。 我希望学生能参加大会。 ”

从赛后来自17个技术专业组和52个行业应用组的案例来看,跟踪、证书保存、供应链金融等方向仍是众多学生的选择。 但是,在医疗、住房租赁、文章共享、贫困资质等更加垂直的领域也出现了许多创新的想法。

据武志学回忆,比赛中有两种应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在医院病例类应用方面,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各医院病历互不相通、患者隐私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另一个是提出学生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知网”类学术共享平台的收益重新分配给作者,促进知识原创的积极性和公平性。

目前,国内首个区块链工程专业的学生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由于课程压力和基础能力不足等问题未能开发成熟的产品。

对此,武志学表示:“希望他们先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自己的创意原型,等有了这种情况再与企业进行交流。”

相比之下,武志学则侧重于通过比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我们希望学生能打开思路。 从创新和应用水平的培养方面,通过大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哪些行业应用,以及他们就业时哪些岗位适合自己。 ”

新道科技是此次赛事的技术支撑方,赛事采用“新道数字化教学云平台”等3个平台进行。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社长侯爱华在《链新》上表示:“学生们的许多想法需要进一步磨练。 无论是组建创意集团去开发系统,真正落地注册公司,还是将来与其他企业合作将产权和创意卖给公司,之后都有很多资源可以支持他们。”

技术练兵场

除了在比赛中执教外,区块链比赛也是许多高校和创业团队的优质练兵场。

西南林业大学梁志宏教授带领的大学团队刚刚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第三届开发者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目前,他们正在准备第五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决赛的比赛。

“我认为这场比赛非常好。 很有挑战性。 本来大家都不太有信心,但比赛结果出来了,学生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梁志宏在《链新》中陈述了参加比赛的感想。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及支付清算服务平台”是梁志宏团队的参赛作品。 目前,该作品不仅活跃在各大赛事中,而且已经在云南自贸试验区德宏区试点运行。

使用区块链得到了可追溯性、多边互信、不可篡改等特性,该平台解决了外贸中贸易信息不透明、结汇周期长、结算风险大、监管难等问题。

在这场比赛之前,西南林业大学的学生参加了项目的研发,负责前端的开发。 因此,参加这次比赛,他们已经是成熟的队伍了。

对梁志宏来说,比赛中的阶段性开发,可以让学生在竞技环境中考验能力。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独立完成某个项目的信心。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报名情况和参加作品的质量还可以。 ”

BSN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常务董事何亦凡在《链新》采访中表示:“区块链技术太新,了解者太少。 通过比赛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尝试。 作为新技术,技术人员的参与是初期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举办的比赛评审都是技术人员。 只看技术,直接看代码是否写好。 ”

何亦凡表示,为了更好地考察技术水平,在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开发者大会前两届,如果团队能够用4种技术同时制作一个APP,评审将会有分数。

商业逻辑成为关键

第五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区域赛刚刚结束,即将进入决赛阶段。 这场比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在《链新》中表示,参与者中,企业参与者和高校参与者大致为4:1的比例。 目前,通过规范评审的111个项目方案中,应用领域集中在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产品跟踪、社会公益、城市管理等领域。

与往年相比,具有参加人数多、质量高的特点。 其中,成熟的市场产品多来自企业参与团队,开发中的创意多来自高校参与团队。

李鸣认为,“企业参与者多为新型科技企业,参与作品涵盖双碳、政务、跨境贸易等场景,与国家政策联系紧密,同时多采用较为成熟的国内自我研究或开源基础链条。”

“在你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立的东西中,有审查方特别重视你的APP沟通效果是否好的东西。 更注重整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应用效果。 ”参加第五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带领球队进入决赛的梁志宏也在考虑之中。

为了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保障公平性。 第五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由专家组评分,计算方法除最高点和最低点外均取平均值。

李鸣表示,首场比赛主要从程序层面进行考核,评分项目包括创新性、程序设计、文档完整性、可推广水平等。 复赛从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评分项目包括应用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代码规范性、技术创新性等。 决赛将从参赛作品的应用落地水平开始考核。

落地成关键

《链新》多场比赛表明,随着比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比赛过程呈现出双向选择的结果,多个优秀球队的名字出现在不同的比赛获奖名单上。

另一方面,今年举办的区块链相关比赛,偏重于APP落地和成熟的技术研发,对参赛队伍有更高的要求。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开发者大赛举办三年来,其重点方向为第一届:方案介绍第二届:智能合约制作; 以第三届: APP开发为主,提交合同代码,在BSN官方门户网站引入服务公开。

另一方面,比赛能够为参加者提供的支持也成为吸引优秀队伍的必备要素。

由中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举办的“星火杯”区块链应用大会已经启动。 根据其官方资料,“从可落地的实施性、商业价值、技术先进性、方案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推进卓越项目的落地应用。”

在获奖者权益方面,“星火杯”提出提供高质量资本与供需对接、重量级权威媒体宣传推广、介绍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项目等支持。

现在,根据各比赛的数据,报名人数大多在100人左右。 个别比赛的报名数据还在下跌,这与产业区块链火热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火热,寻找投资不需要通过比赛。 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体现赛事举办方的诚意。

根据《链新》年的数据,目前国内比赛的总奖金规模为数十万美元或无奖金支持。 相比之下,据《中国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2020年区块链项目平均单笔融资额达到4120万元,86%以上的融资额达到千万以上的等级。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在《链新》上表示,“区块链大赛的举办方需要向参与者提供更多真实的报酬,帮助好的创新项目最终落地。 只将举办比赛体现为实绩,并不推动项目的实际落地。 那个后期的比赛没有继续。 ”

本文为链条新(ID:ChinaBlockchainNews )原创,禁止擅自转载。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