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18 09:39:01点击:91
data-v-9033fe72 data-v-0aea98aa资料来源:人民网舆论数据中心
作者:赵紫荆
近年来,各国纷纷制定战略,将数字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通过改善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科学政策制定以及公众参与等,推动了数字治理的快速发展。 中国也及时赶上了这次浪潮,公布了一系列计划和实施政策(见图1 )。
图1 )中国近年来主要的“数字化”政策总结(来源:项目团队整理) ) ) ) ) ) ) ) ) ) ) ) ) ) )。
根据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020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居世界第12位,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在线服务指数上升至世界第9位。 可见,政府和企业的数字治理已经完成了“多花”的“野蛮生长”探索阶段,新时期数字化转型将更加纵深和精细化,部分有前景的技术和垂直领域也会聚集更多的资源。
从数据正式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政府数字治理从强调数字资产属性变为强调要素属性。 在这一治理目标转变的背景下,数据要素的高流通性意味着政府必须比以往更加强调通过配置数据资源、数据可靠性、培育数据市场、建立伙伴关系等推动数据价值向辐射范围之外的移动。 从而,具有安全存储、可靠传输、协同生产等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更有力地支持了数字治理。
据人们云监测,(见图2 )数据要素和区块链政务服务相关关键词热度从去年10月开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两者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数据要素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区块链与政务结合的看法
图2 )过去一年关于区块链、社会治理和数字要素市场的热词舆论热度(来源:人们的云) )。
在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下,政府是执政主体,其执政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一是积累信息资源,也就是政府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库、数据开放和交易平台等,形成数字基础。 二是政府要在完善上述基础平台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方式。 例如,进行网络通信事业、构筑城市大脑等。 三是组织再造,即依托执政平台,进行水平和垂直的政府合作,提高数字利用和执政效率。 四是治理结构的重构,即技术也是同时赋予市民和企业力量,让他们参与社会的共同治理。 在这四点上,区块链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
首先,数据资源的存储和流通是运行的基础,区块链具有安全存储、可靠传输的特点,在促进政府内部或政府企业的数据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从而为政府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基础。 产权清晰化是数据市场经济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目前数据提供者和使用者在共享过程中的功能和责任界限模糊,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数据开放持谨慎保守态度,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充分。
区块链“链接”并锁定数据,实时检测数据变化、数据访问和使用痕迹,有助于确定数据所有权,为进一步的数据流通、交易和监管等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区块链将对政府和企业的数据共享形成激励,也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3 )北京、天津等地人民链的数据治理网络层次结构示意图(来源: 《人民链技术白皮书(2021年1月)》 ) ) )。
其次,在聚合数据的基础上,区块链可以促进政府对数据的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优化治理。
另一方面,通过跨平台和多个来源的数据,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和价值,特别体现在分布式身份信息的管理上。 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各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在实际使用中跨部门调用数据很慢。 另一方面,人民链协同在一些地方政府开发的公安区块链数字文件管理应用系统中,采用区块链进行节点配置,在确保身份数据安全的同时,数据层和APP层跨越了警察种类,跨越了地域进行了扩展,“
另一方面,区块链和隐私计算使用密码学、分布式系统等技术,区块链在隐私计算前端的数据收集、中间端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后端结果输出的安全性方面产生了双重保险例如,2020年建成的国家超越成都中心平台,探索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快速准确地模拟洪水预报,为有效解决城市防洪等问题提供了决策方案。
图4 )成都计划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构建全球首个隐私计算大规模APP平台(来源:网络) ) )。
而且,上述基础的数字基础和治理方式发生变革后,相反有可能重新构建政府的组织框架。 三年前,几个省级大数据管理部门诞生了。 由于信息和数据流通的价值,最近各地开始提高统一水平。 目前,国内出现了6个主要的省际业务平台(长江三角洲、东三省、川渝、京津冀、浙赞、西南五省),大数据管理部门可以说发展到了2.0时代。 但是,一些办公平台仍主要发挥信息汇总的作用,存在事项不清晰、各地可处理的事项差异较大等问题。
另一方面,区块链与当前政务系统、区域协同治理系统的改造相匹配,联盟链可以从制度层面对接入节点进行数据责任确认,确定各部门的合作关系。 在实践层面具体如何开展行动,需要下一步探索。
图5 :主要省级大数据管理部门成立年份(来源:项目小组根据相关新闻稿和政策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在社会共治层面,区块链有助于重塑信任生态,理顺市民、企业、政府的关系。 在社会信任方面,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目前的主要实践是“版权链”,对整个社会的内容生态将得到改善。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引入区块链,利用其信息不可篡改性和便于传输和聚合的功能,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中小零星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为中小零星企业快速提供融资。
政府对企业业务的支持将反哺政府的数字治理,例如提高政府与企业数据的互通性,使政府在未来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基于数据和云计算的科学决策。
表1 :区块链和政府关于数字治理的政策措施一览表
作者:人民网舆论数据中心赵紫荆
编辑:张子轩|编辑责任:朱玉萍杨卫娜